晚清王朝之殇(61)——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3.05 点击数:1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3.05

【版次】第12版(满庭芳)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恭亲王下台

战火快要烧到家门口,清王朝坐不住了,又矛盾极了。看起来一味地退避忍让,反而助长对方气焰,可是慈禧心里害怕跟法国发生正面冲突,又担心法国人打进来。当权者的矛盾波及王朝中枢,朝廷内部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方主战,一方主和,双方争执不下。主和派以李鸿章为首,他给总理衙门发了公开函,详尽分析法军的优势、清军的劣势,请求恭亲王奕訢避战求和;主战方以“清流派”李鸿藻为首,声势壮大,背后有慈禧做后台。他们强调越南是大清国的藩属国,唇亡齿寒,如果放任法国侵占越南,必成心腹大患。

主战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压倒了主和派。慈禧的态度逐渐强硬起来,反对议和,力主对侵越的法军作战。此时的恭亲王奕訢,被慈禧挤对得失掉了昔日的个性,态度随之转变,附和着慈禧同意言战。

1883年11月,慈禧发上谕,命广西布政使徐延旭饬令已被“招安”的刘永福整顿兵马,相机进攻河内,并奖赏十万两白银充当黑旗军的军饷。徐延旭率清军驻守越南北宁设防,云南布政使唐炯驻守越南的山西地区。12月,法国远征军司令孤拔率法军6000人分两路进攻山西,唐炯临阵脱逃,造成刘永福孤军作战,激战五昼夜,黑旗军败北,退兵至兴化。法国人旋即攻取了战略要地山西。次年二月,法国增兵一万六千余人,一个叫做米乐的法国人接替孤拔担任远征军司令进犯北宁。清政府军、黑旗军,加上越南爱国军人约三万多人同法国远征军决战,结果徐延旭指挥无能,“不战而遁”,还没交上火,或者刚交上火,徐将军便吓得撒丫子逃了,北宁痛失敌手。

北宁失守、清军战败的消息传至清宫,震惊朝野。有人公开站出来问责,前线指挥官徐延旭、唐炯二人难辞其咎,被革职查办。祭酒盛昱上一道奏折,不仅参了徐延旭等人,还指责恭亲王和军机处无知人之明,坐观成败,对北宁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奏折转到慈禧手里,她暗自窃喜。边境战败,自然要找个替罪羊,况且恭亲王一直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正好借此机会踢走他。4月初,慈禧趁着恭亲王去东陵为慈安举办奠祭礼的空隙,秘密召见醇亲王奕譞,谋划罢黜奕訢、改组军机处,让奕譞出来主持朝廷工作。奕譞和奕訢虽是亲兄弟,偏偏矛盾很深,奕譞顽固保守,政治上有野心,取代奕訢的心思已久。慈禧主动找上门来请他出山,奕譞何乐而不为?

密谋妥当,慈禧出手快速而狠辣。当4月8日恭亲王从东陵赶回京城复命时,却接到了罢免他的谕旨,不啻为晴天霹雳。上谕历数他和他领导的军机处种种不是:享受国家这么高的待遇,出工不出力;固守成见,不肯实力奉行;不求进取,用人不当。最关键一点是,“开去(奕訢)一切差事”、“家居养疾”。军机处内跟恭亲王一伙的被开缺的开缺、降职的降职。“奕内阁”彻底垮台。随后,慈禧重整军机处,由礼亲王世铎为首席军机大臣,组建“醇王党”的班子,实际上由奕譞说了算。

慈禧终于扫除了恭亲王这个最后的障碍,专制独裁的夙愿如愿以偿。被誉为“中兴之王”的恭亲王奕訢被赶下政治舞台,使洋务派蒙受致命的打击。醇亲王接了恭亲王的角色粉墨登场,只可惜他没有奕訢那样的才干和能力,把戏演砸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