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舰“复活”记

作者: 孙学友 日期:2014.07.23 点击数:180
时代商报

【副篇名】纪念甲午海战120周年,丹东民间捐资建造纪念舰另建甲午海战博物馆,填补的不仅是一段历史回忆

【作者】 孙学友

【报纸名称】时代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23

【版次】第A3版(深读)

【入库时间】20140820

【全文】

7月16日,工人在“致远”纪念舰部分船体上施工。 新华社发

“致远”纪念舰合龙现场,地上是超勇舰的遗骸。

电 影《甲午风云》剧照。资料图片

致远舰海战效果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丹东港提供

丹东大鹿岛邓世昌塑像。

7月10日10时许,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号令,造船设备将几万吨龙骨缓缓吊起。半个小时后,致远舰完成了首次龙骨与甲板合龙。合龙后,意味着造船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也意味着致远舰的骨架已经完成,余下就是舰的各部件安装和内部的建造。

在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已历经7个月的复制性建造,两个月后便能下海交付使用,这是辽宁省丹东港以企业的名义,投资3700万元,以1:1复制出;同时,要在这片海上建造一座甲午海战博物馆。“我们复制致远舰,为中国人填补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忆。”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宋沛然如是说。复制致远舰总指挥听着邓世昌的故事长大

记者踏上丹东市这块土地时,城市已是万家灯火。横跨鸭绿江的断桥早已霓虹闪烁,江边上,数不清的大爷大妈们踩着各种音乐节拍跳着广场舞。

丹东港造船工地上,几十个人还在不停地忙碌着,他们在强烈的LED灯光下继续着白天的工作。宋沛然手里的电话不时响起,他正在和现场与场外的技术人员沟通着致远舰接下来工作的每一个小细节。

在致远舰附近,还摆放着不少船轴、船梁的残骸。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指着残骸说,这是今年初,在甲午战争海战交战地域,航道清淤过程中打捞上来的,经考证属于当年的“超勇舰”,虽然这些物件不属于致远舰,但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当时的舰虽然名字不一样,但舰身的用料和结构几乎是一样的,这些物件,是这次复制致远舰最有力和直接的佐证。

宋沛然是个地道的丹东汉子,他说自己从小是听着邓世昌和致远舰的故事长大的。他喜欢海,更喜欢舰,每次看到丹东港有舰停泊,总想上去转一转,但由于不同的舰有着不同的纪律,他每次只能看着舰进港,再眼巴巴地看着舰离开。这次能让他担任致远舰复制的总指挥,他兴奋好一阵子。

提到如何复制致远舰,宋沛然的血液似乎马上加快了流速。他说,在复制立项前期,专家曾找到英国当初建造这艘钢壳巡洋舰的船厂,获得了效果图等原始资料。接下来,专家们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通过大量论证,由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等专家确定设计方案和施工步骤,一切依据可考证的图纸、史料和照片,争取大到主体结构、规格,小到小物件的尺寸,都能达到当初致远舰的标准。大的如舰上的军医院、舰长套间、军官生活区、士兵生活区、鱼雷发射室等;小的如士兵用的厕所、床铺、厨房和碗筷等,都力争还原。当然,这次复制的舰上厕所将来会为游客服务,所以可能要比原来的先进一些。

提到复制致远舰的意义,总免不了要专家来解读。陈悦说,今年又逢甲午,那场让中国人永远蒙羞的海战已过去120年。这120年来,国人对那场悲壮战争的反思始终没有停止,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民族危机。此次复制出来的致远舰,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真实记忆,更应该给我们带来震撼,勿忘历史。

今年9月17日,“致远”纪念舰将交付使用。120年前的那一天,12时50分,黄海海战正式打响。致远舰苦战五小时受重创后,邓世昌欲撞击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终被日舰击沉。背景资料

致远舰也称致远级巡洋舰,长76.2米,宽11.58米,吃水4.57米,排水量2300吨,1886年由英国“阿姆斯特朗”所建,造价84.5万两白银,属防护巡洋舰,航速达18.5节,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高的。

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黄海海战中,致远及靖远是北洋水师最“新式”的舰只。海战中由邓世昌为管带的致远舰奋战五小时后弹药用尽,船只重创。邓世昌下令冲向日舰,意图用冲角撞沉日舰,最后由于被炮弹击中引起爆炸而未能成功,最终沉入海底。

二战时期,日本人曾打捞过致远舰,但没成功。从1996年始,我国动用多方力量也在进行打捞工作,但到目前仍没有满意的结果。建造博物馆搜集“硬货”不枉等待三十年“在战争发生地没有一个纪念性场所是非常遗憾的事。”宋沛然对记者说。

宋沛然还是博物馆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从去年此时,他与团队就开始为这个项目奔波。

他说,博物馆主体建筑已基本定型,最棘手的是馆中藏品收集和装修设计。因为早在1985年,在山东威海的当年北洋水师所在地,已建成了一个“甲午海战博物馆”,近30年不断完善,已成为很具规模并十分现代的博物馆。

宋沛然说,既然丹东这个甲午海战发生地要再建博物馆,那就得跟威海有个相差30年的样子。老博物馆有的,他们一定要有,没有的更要有。难度不在馆内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上,而是在“硬货”上,也就是馆藏物珍贵程度和考古价值上。于是,他们全世界地寻找,特别在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下大力气。

他们先找到研究甲午海战的一些学者,动员他们将手中做研究的史料和珍贵文物转让和捐赠出来。他们找到日本的文物经纪人,想从他们手中购到当时日本参与海战的“经远舰”与“吉野舰”残骸,这些已是很大的手笔。更大的手笔是他们还联系日本当地人想买下日本的“定远馆”……这些想法如果能实现,哪怕能实现1/5,那建在丹东的这个“甲午战争博物馆”肯定是不枉晚了30年的。

宋沛然告诉记者,团队在搜寻文物时,找到甲午海战前的一张中国东北地图,主要标注的是东北三省的全部矿产和特产资源。宋沛然说,从这张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日本欲侵略东北,是从甲午海战前就开始的,这与众专家观点一致,这张地图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目前,他们已搜集到各种文物近600件类,明年的9月份,这座占地面积达34000平方米、外观如战舰模样的博物馆,将在东港市即原来的大东沟古战场的西南方,拔地而起。

宋沛然说,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提到网上有人对复制致远舰尤其再建博物馆的质疑声,他说,山东的甲午海战博物馆,准确来说应叫“北洋水师博物馆”,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企业的行为,并不像网友说的浪费纳税人的钱,“都是当地人民和专家学者自发的行为,没有使用政府任何经费,由多家企业和个人自愿义务劳动、共同出钱出力,以此来缅怀保卫国家的民族英雄。”

如今的丹东港,已是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带的明珠,建成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采访结束时,站在港口的宋沛然双手指着远方,描绘着丹东港将来的美好蓝图:“几年后,这里是游艇码头和渔人码头,那边是客栈和酒家,那边还是一座清文化古城,会有望海楼、天后宫,渔民出海前可以来这里 望、祭拜;再过几年你们再来,这里会变成一座集聚城市功能的滨海小城。”背景资料

已建成的“甲午海战博物馆”坐落于山东威海刘公岛码头东200米,开馆时间为1985年3月,海战馆由序厅、北洋水师成军、颐和园水师学堂、丰岛海战、平壤之战、黄海大海战、旅顺基地陷落、血战威海、尾声厅九大部分组成。采用综合艺术与现代声、光、电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强烈的视觉语言真实而完整地再现了北洋水师成军到覆没的悲壮历史过程。拜邓世昌墓村民们讲述故事几十年不疲倦

去丹东的人不能不去大鹿岛,而去大鹿岛的人又不能不去拜祭邓世昌墓。

早在1962年,辽宁艺术家李默然便将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印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那是一部叫《甲午风云》的经典电影。邓世昌和致远舰从此妇幼皆知。

记者初登大鹿岛,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这里的村民只要见到外地游客,一定要向他们讲述邓世昌的故事,中心内容是邓大人的尸骨如何被发现和葬到山上,虽然史学和科学的论证都很不充分。

这次采访完丹东港,最后一站是坐落在大鹿岛上的邓世昌墓。大鹿岛村现任村主任张宗义,听说不少记者专程来报道邓世昌墓,便以最高规格接待了记者——找两位最好的导游,男士讲述邓世昌的故事,女士讲述邓世昌尸骨从被发现到埋葬于山上的经过,女导游的讲述当然更具感染力。

听了多少次,都是一成不变的故事。

1937年,日本人从大连带来两个潜水员和机动船,说是打捞沉船上的物品和钢铁。其中一个叫王绪年的中国潜水员自称在海底沉船中见过邓世昌了,那天他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块直径一尺左右写有“致远”两字的椭圆铜牌子。他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那具遗骨,不久就发烧病倒了,于是他马上去海边烧香许愿,说病好后一定将邓大人遗骨捞上来安葬。他的病很快就好了,于是兑现了诺言。另一个说法与王绪年的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参与打捞的不是王绪年一人,而是一人发现后,岛上上百居民一同将邓世昌的遗骨捞起,安葬在该岛东口的哑巴茔内。

以后发生的事便没有疑义了。

1988年,东港市政府将“邓世昌墓”迁到了岛东口南山的北坡。1995年村委会出资3万多元对墓进行了重修。2003年,大鹿岛村委会再次出资重修。

多少年来,不管是邓世昌的家族人士,还是研究甲午战争的学者们,都认为在舰里打捞上来的不可能是邓世昌的遗骨,并提出很多种证据和推测,但是“邓世昌墓”四个大字,已在岛上留了70多年,前去祭拜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连有些日本人到丹东后,也要登岛祭拜。

不少知情人士认为现有的“邓世昌墓”建造得并不科学。“如果让前来瞻仰邓世昌墓的后人知道这座墓安葬的不一定是邓世昌的忠骨,会令人感到尴尬和遗憾。”

对此,宋沛然说,当致远舰下水和博物馆建成后,邓世昌墓肯定也是博物馆内容之一,虽然不能将其入馆。提到对遗骨的质疑,宋沛然和陈悦都认为,拜祭甲午英烈的风俗和惯例,是与清明节去拜祭家族长辈有些不同的,这种拜祭往往是把特定或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赋予到了这么个具有实体和实质性意义的物体和地点上,没有必要太在乎墓里的遗骨与史料记载是否吻合。背景资料

在清幽宁静的广州天河公园,有一座邓世昌的衣冠冢。当年,邓世昌以身殉国后,黄海沿岸渔民纷纷驾舟下海,欲打捞其遗体,然而大海茫茫,其家人含泪把他的衣冠装入棺中,建起衣冠冢,以寄哀思。少小离家,从军27载,邓世昌以特殊方式魂归故里。

邓世昌衣冠冢原本在广州天河区沙河镇天平架石鼓岭,那里本是邓氏的家族墓地,邓世昌的墓就位于母亲的墓之下。1994年,是甲午战争一百周年纪念,当地政府把邓世昌衣冠冢迁至了天河公园,并立邓世昌塑像与墓园,任由后人凭吊缅怀。 本报记者 孙学友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