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日昌治沪--兼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作者: 杨宗亮 日期:1996.01.01 点击数:10

【作者】 杨宗亮

【刊名】历史档案

【关键词】 丁日昌 洋务运动 历史作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李鸿章 巴夏礼 江南制造局 中国近代化 天津条约 中国近代社会

【摘要】争之后“华夷杂处”、中外交往特别敏感之区。故而丁氏之治沪,既有他个人的特点,又可以看作洋务运动发端时期的一个典型个案。由此入手来把握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审估,或许更为贴切。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作雨生,广东丰顺人。廪贡生出身,历任琼州训导,以守城功保举江西万安知县,积功升道员。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奏调其为上海江海关道,并主持上海洋炮局事务。四年(1865),授苏松太道,随后兼江南制造局总办。 丁日昌是洋务运动的一员干将,时人或誉之为“讲求洋务罕出其右者”,或毁之日“丁鬼奴”,恰好从两个相反方面印证了这一点。 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转折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中国

【年份】1996

【期号】第3期

【所属分类】K256

【录入时间】1996-01-01

3 0